581张超现实主义景观摄影作品图片欣赏,摄影师Erik Johansson摄影审美提升素材
应用介绍
【内 容】581张超现实主义景观摄影作品图片欣赏,摄影师Erik Johansson摄影审美提升素材。
【格 式】作品为JPG或png图片格式。
【尺 寸】素材共计949MB(文件夹)。
【备 注】作品仅展示10张左右,查看更多请下载。
摄影作品目录:
COMMISSIONED_-_ERIK_JOHANSSON
INS
个人项目-埃里克·约翰逊
Erik Johansson 是一位来自瑞典的超现实主义摄影师和艺术家,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:
成长经历
童年与兴趣启蒙:1985 年出生于瑞典小镇约特讷,成长于农场,大自然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。受画家祖母的影响,他从小就喜欢画画,经常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。
接触摄影与电脑技术:15 岁时,他得到了第一台数码相机 —— 富士傻瓜相机,开启了摄影之旅。同时,由于父亲在 80 年代中期就有了电脑,他很早就对电脑产生了兴趣,这为他后来学习和运用电脑技术进行摄影创作奠定了基础。
求学与职业探索:在高中时选择了自然科学课程,2005 年进入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学习计算机工程。在大学期间,他重新拾起对摄影和照片处理的兴趣,并开始为当地广告公司做修图工作。毕业后,他尝试了自由职业,先后在瑞典的诺尔雪平、德国的柏林以及捷克的布拉格生活和工作,不断拓展自己的创作领域和视野。
创作风格
超现实场景构建:以超现实主义风格著称,擅长将不同的真实场景和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创造出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存在的奇幻场景,如飞翔的鱼、破碎的玻璃湖面、摘取满月的人等,打破了现实与梦幻之间的界限。
注重细节与真实感:尽管作品呈现的是超现实的内容,但他非常注重细节的处理和画面的真实感营造。从光线、色彩、质感等方面精心雕琢,使每一个元素都与整体画面完美融合,让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而又荒诞的世界中,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。
融入人文元素与思考:作品中常常加入人物元素,使观众更容易与画面产生连接,引发观众对自身与环境、现实与理想、过去与现在等关系的思考。例如在《记忆干涸》中,通过展现主人公独自站在干涸湖泊旁的场景,表达了故地重游时记忆与现实的差异,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之情。
创作方法
精心策划与构思:创作前会进行详细的计划和构思,从主题的确定、场景的设计到元素的选择和布局,都经过深思熟虑。他会先在脑海中构建出想要的画面效果,然后再去寻找合适的拍摄地点和素材。
实地拍摄与素材收集:使用相机捕捉各种真实的场景和元素,作为创作的素材。他的足迹遍布瑞典、捷克等地,北欧的自然风光、城市景观以及各种生活场景都成为他镜头下的素材来源。
后期合成与处理:利用 Photoshop 等数字技术对拍摄的素材进行后期合成和处理,这是他创作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耗时的环节。通过对图层的叠加、蒙版的运用、色彩的调整等操作,将不同的素材融合在一起,实现自己脑海中的创意,一幅作品可能会用到几十甚至近 200 层的图层。
代表作品
《记忆干涸》:探索了怀旧的概念,以及时间和地点在记忆中的留存方式。作品融合了在挪威多个地点拍摄的岩石、瑞典拍摄的跳水台和码头等素材,通过主人公仰望干涸湖泊的画面,引发人们对记忆与现实差异的思考。
《当下即所有》:该系列作品是为上海 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的个展特意制作的,通过超现实主义画面,对 “人类生存” 和 “环境问题” 等话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。
艺术成就
个展与展览经历:在全球多地举办个展,如 2022 年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的 “奇梦幻境 ——Erik Johansson 超现实主义摄影大展”,以及 2025 年在上海 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举办的《当下即所有》个展,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。
商业合作与媒体曝光:与众多知名品牌和公司合作,如沃尔沃、丰田、谷歌、微软、Adobe 等,其作品也频繁出现在瑞典、美国、韩国、土耳其、比利时、阿根廷等国家的摄影、时尚和数码设计杂志上,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大量的粉丝和影响力。
部分素材展示
本站所有素材软件均来源于网络和会员上传,仅供学习使用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1065268802#qq.com(把#换成@)!
转载请注明出处: 摄影岛 » 581张超现实主义景观摄影作品图片欣赏,摄影师Erik Johansson摄影审美提升素材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